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高考生和家长 这些常见的“招生陷阱”,切莫“入坑”!

时间:2023-06-28 16:29:54    来源:红网

高考生和家长 这些常见的“招生陷阱”,切莫“入坑”!

红网时刻新闻6月28日讯(记者 李意一)大学招生“内部指标”能花钱买?分数不够也能上?申领“助学金”还得先交押金?


(资料图)

高考落幕,先别急着放松!近期,不少诈骗分子和非正规机构动起了“歪脑筋”,为了他们的“KPI”频频营业、疯狂上分,设置的“陷阱”也是花样百出。下面这篇《防骗指南》教你避坑,快邀请身边的高考生和家长一起看↓↓↓

陷阱一:修改成绩

高考结束后,骗子声称有渠道可以修改分数,以低价售卖、缴纳保密金或通过短信发送木马链接,填写考生身份信息、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方式实施诈骗。

【提醒】

1.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中来历不明的链接,更不要输入信息。

2.成绩一旦公布即尘埃落定,对自己成绩有异议的考生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复查试卷,但直接修改成绩肯定是天方夜谭。

陷阱二:提前录取

骗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因院校提前招生,受害人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缴纳学费,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受害人被唬住,从而被骗。

【提醒】

提前批次录取主要针对军事、国防、艺术类院校考生,录取工作全部实施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由专门的计算机系统按志愿和投档规则投档,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对于收到的任何以招生为由的电话短信都不可信。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切不可“病急乱投医”,以免上当受骗。

陷阱三:内部指标

骗子冒充某军校招生办主任打电话,称学校有“内部招生指标”,如果受害人的孩子想上军校,得先交保证金,为打消受害人顾虑,骗子还通过QQ或微信给受害人看了仿造的学校招生公文,受害人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从而被骗。

【提醒】

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军校招生没有“内部招生名额”的说法,缴费是诈骗的目的,考生及家长不要上当受骗。

陷阱四:“帮忙搞定”艺术类招生

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投档排序规则和操作程序复杂,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骗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利用录取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提醒】

艺术类招生,均有严格的分数线等条件限制和统一投档等招生程序。考生可通过教育考试院官网查询录取信息,以免上当受骗。

陷阱五:混淆高等教育形式

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入学后才发现就读的根本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提醒】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多样,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有所不同,入学门槛相对较低。骗子最容易在这个问题上打“擦边球”,考生和家长拿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通过官方渠道进行录取信息比照验证,对招生高校的办学类型进行确认,避免上当受骗。

陷阱六: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行骗

不法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身份信息后,假冒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等身份,以符合“奖学金”或“高考补助金”资格为由,骗取押金或手续费。

【提醒】

接到自称高校、教育、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信息,要发放“国家助学金”“返还义务教育费”“助学扶助款”时,考生及家长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此外,骗子还会以“复读补助金”等各种名目实施诈骗。考生不要随意透露家人姓名、电话、职业等相关信息,保管好自己的各类证件。

陷阱七:高报师“一证在手”就可以帮高考生规划填报志愿

社会上一些机构或个人开展的各类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此外,还存在有机构或个人以所谓的“权威专家”“内部信息”等名义开展虚假诈骗活动,提醒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严防被骗。

【提醒】

高报师这一职业及其花几千元获得的认证证书,并未获得国家认可。

高报师证书及发证单位较为常见的发证机构有中国商业联合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人才技能认证中心等,但在上述发证机构官网上,却查询不到高报师相关培训信息。人社部公布的《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中,高报师并不在其中。人社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曾就公布《目录》答记者问时称,严格落实《目录》,目录之外一律不得许可和认定职业资格。

陷阱八:某院校能购买补录名额,低分录取

一些不法分子常以“计划外补招”“降分补录”为幌子实施诈骗。

【提醒】

实际上,高校招生具有严格规范的录取程序和监督机制,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并不存在所谓的“花钱补录”。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陷阱九:“知名大学”招收低分考生

【提醒】

所谓“知名大学”有可能是“野鸡大学”,这些学校通常采用容易与知名大学混淆的名称,以虚假的方式招收学生,有的甚至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

陷阱十:利用“内部数据”分析高考志愿,收取高额费用

高考报志愿阶段,有不法中介或网站宣称掌握内部数据,能够“精准定位院校”。并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声称“百分百保上”“一分不浪费”,以此收取高额费用。

【提醒】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综合参考教育考试机构和所在中学、有关高校提供的官方信息,不要相信不法机构或个人声称的“内部消息”,自主合理填报志愿,谨防上当受骗。

陷阱十一:高考志愿AI填报靠不靠谱?

采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辅助高考志愿填报,免费查询的内容往往有限,要想得到更多关键数据和填报指导就得付费,从三五百到好几千的套餐都有,最贵的“一对一专家指导服务”得上万元。

【提醒】

高考志愿填报,不能依赖AI“一键生成”。一位人工智能专家表示,大部分的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的训练很大程度依赖于训练数据的选择,包括了建模方式,对考生、学校和专业到底怎么评估,而且高考题目每年的难度不一样,各地区考卷也不一样。所以,目前依靠人工智能填报志愿具有局限性。

陷阱十二:短信或电话等形式通知考生存在作弊行为

【提醒】

高考作弊是一种违法违规行为,考生在高考中如有作弊行为,会由教育考试部门经核实后按规定流程当面送达有关材料,不会以短信、电话等非正式途径私下联系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切勿理会,谨防上当受骗。

另外!考生和家长们请牢记准考证不要晒、成绩单或成绩查询页面不要晒、高考志愿表不要晒、录取通知书不要晒,以免重要隐私信息泄露。

最后,预祝各位考生完美收官,都能被心仪的学校录取!

标签: